甲骨四堂之鼎堂郭沫若在《殷墟粹编》自序中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 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看到年轻的怪夫子书写的甲骨文时异常欣慰,亲笔题词“锲而不舍,必有大進”以鼓励痴心研究甲骨文的弟子怪夫子。
本世纪初,已是中国著名甲骨文学者、甲骨文艺术领军人物的怪夫子,在他的甲骨文研究五十年大展上说:"一个有良知的人,要毫无保留的、满腔热情的、义无返顾地投身到光大我中华璀璨文化的艰巨任务中去,那才配得上是一个不辱我先辈,不负我民族的良知子孙。”古稀之年的怪夫子郑重地将先师郭沫若“锲而不舍,必有大進”八个字,以甲骨文的形式赠予了弟子藍子。
(蓝子与怪夫子)
藍子师从怪夫子先生门下潜心甲骨学术艺术研究已逾十载,时刻谨循“不求闻”、“锲而不舍”、“学识与见识并進”之師訓,严谨治学,师古而不泥古。深入研读甲骨前辈之宏篇巨制,探研甲骨之分期断代、剔字究释、穷理卜法、古汉字通假等重大命题,尤其对商晚期五王十三帝统治商社会的273年间,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对殷商五期断代书体书风,即一期雄浑、二期谨饬、三期颓废、四期勃古、五期峭劲之风范進行长时期的揣度、对比、摩释、创作,从而成就了蓝子甲骨书法艺术的匠心独具的风格。“每见蓝子之作深感学术味道尚浓,审美价值颇显”之语评常见于报端。
(研究学习成果)
(书画展现场)
(广东书法笔会交流现场)
(蓝子作品欣赏)
2017年春,蓝子與一代紫砂宗師顧景舟之嫡系傳人顧惠君、顧碩父子合作(怪夫子監制),成功創作10把“甲骨文紋飾紫砂壺”。同年11月,藍子甲骨文释书毛泽东《沁园春.雪》书法作品被广东怀集博物馆收藏。
面对媒体记者蓝子说:“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学习和传播甲骨文化,它能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2017年11月,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代表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甲骨文的春天来了。我将满怀信心与热情,继续投身于甲骨文化艺术的研究、传承与传播事业中去,争取做得更好,取得更多成绩”。